(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南京:研产融合沃土培植创新产业密林
2024-08-11 【 字体:大 中 小 】

中新网南京6月4日电 (肖玉笛)来到南京生物医药谷,路边大楼旁竖立着带有企业名字的“公交站牌”,偌大的园区被分为研发区和产业区,集聚生命健康领域企业1000余家。相关工作人员3日介绍说,医药谷正通过“学研产用”发展生命健康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南瑞继保集团产业群。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科研成果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生产力发展迎来全新动能。“科研贡献产业,产业反哺科研”这一模式在政府、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正不断迸发新潜力。
南京生物医药谷分别与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南京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开展医学合作,研发医学设备、创新药物,共建研究院,并在企业和院校之间开展科技攻关供需对接,为科研成果的转换搭建桥梁。
校企双向奔赴,碰撞出新的火花。记者在江苏南京无人机基地见到南京邮电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又被叫做产教融合学院,诸如此类在此地随处可见。
近年来,南京高度重视低空经济的引导和布局,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南京浦口高新区科创集团副总经理霍敏介绍说,浦口区早在2018年1月便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无人机项目合作协议,将无人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
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位于“用”这一端的企业近年来也将科技创新摆到了新的高度。位于南京生物医药谷的先声药业2003年建立了第一个南京研究院,随着研发能力的增强,在2015年成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之后又在上海、波士顿和北京成立了创新中心。
先声药业集团副总裁史瑞文说,前两年该集团在研发上的投入占总收入的30%左右,比许多大型国际制药企业的比例还要高。创新是医药产业和病患共同的“生命线”。
“将科研成果快速实现产业化是南瑞继保技术创新的特点之一。”继电保护领域重要企业南瑞继保副总经理何雪峰说。多年来,他们邀请院士专家成立南瑞集团技术委员会,重组成立研究院、研发中心,构建“一个委员会、两个层级、三极架构”科研体系,推动创新引领能力和产品研发质效“双提升”。截至目前,其生产的13万台套设备已在具体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完)

猜你喜欢

湖北能源(000883)7月22日主力资金净卖出113544万元


云能国际:2024年盈利491万港元 同比扭亏


做T降低成本的原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


,世间的一切都有价格


张雨绮这个妆容造型是真的好美啊


中来股份最新公告:上半年净亏损306亿元


明知要背刺两代车主,极氪为啥还这么着急?


正规配资网排名:避开陷阱,选择靠谱的投资伙伴


新政效应渐显 多家企业终止GDR进程


新能源股反弹,宁德时代大涨超13%,新能车ETF(515700)涨近6%丨ETF观察


港股“十一”假期继续暴涨!关于港股类ETF 你需要知道的10点


大商所:近期调查审理5起违规案件,决定对17名违规客户实施纪律处分


视频宣布卸任的巴菲特 与奥马哈街头的黄昏


华兴源创“吃螃蟹”拓业务,未来增长何以驱动? 科创面对面


恒生指数收跌004% 恒生科技指数收涨069%


中经评论:读懂零碳园区的发展机遇


4月30日莱克转债下跌021%,转股溢价率6707%


从“田孝坤的尿袋”看医德与私德(新视野)_患者_手术_医生


2021年3月31日人民币中间价列表


英伟达美股盘前跌幅扩大至3%
